圖像對於孩子的吸引力

我的孩子每次到書店總是主動一本接一本的翻閱繪本,播放影片也總是能立刻吸引住孩子的目光,就算是聽不懂的外語卡通也能看得目不轉睛!

為什麼孩子總是會被圖像或影像給吸引住呢?

《圖像傳達力》這本書這樣說👇👇👇

“在醫學研究中指出,大腦中有30%左右的神經元都是負責處理「視覺」感官的資訊,相較於觸覺的8%與聽覺的3%,可以發現到「視覺」對於人類是非常重要,也是學習、體驗必備的。”

“人的一生可說是不間斷的「探索史」,發現新奇的事物是人生的必經歷程,而「圖像」元素本身就比文字更易於引發好奇心、吸引注意力,對於大腦的刺激程度也更高。”

沒去幼兒園的生活

撿了兩個豆莢,剝開後又賣力地用樹枝挖土,要把兩顆豆子埋進土裡,就這麼過了半小時。

媽媽走進一看,結果豆子還是在土上啊!

在平日獨享這片寬闊的草皮和悠閒的書店,也是我們沒送學校的眾多原因之一。

采宇雖然嬌小,但外表藏不住大幼童的樣子了,現在路人看到他們會問:「他們幾歲?阿怎麼沒去上課?」

媽:「5歲」

路:「阿這樣是中班齁?」

媽:「欸⋯幼兒園的話是大班」

路:「阿怎麼沒去上幼兒園?這樣可以嗎?上幼兒園政府有補助捏!」

媽:(不知道怎麼解釋只會傻笑)

#路人們應該覺得這媽媽實在太呆傻笨了⋯

四歲半的自學生活

雙寶之學習 –

雖然近來興起不少教育體系造成潮流,但我屬於典型虎媽(也真的屬虎啦XD),完全不在乎被議論教育方式,也不受任何體系左右。四歲的雙胞胎在家自學,我們沒有安排課表,但原則就是每天午餐前要完成所有的學習,午餐後就能自由活動外出遊玩。目前要學習的是小提琴與鋼琴、數學、英語、國字與注音。一個早上要完成兩人的各種學習真的很花力氣和腦力,必須不浪費任何一點時間,用輪流或重疊的方式完成,但完成後非常爽快,代表整個下午都可以放鬆大玩特玩了!

第一個鉛筆盒開啟晨寫

今年聖誕節我們送給他們倆各一個超多機關鉛筆盒,第一天教他們如何操作各個機關及用途,並告訴他們以後早上早起如果時鐘顯示超過七點,就可以到客廳安靜練寫字。第二天早上照慣例他們又早起了,但從這天起他們上完廁所脫掉睡袋後,開始自動到客廳桌上寫字,寫完再自己打開前晚就準備好裝進保鮮盒的早餐麵包,等媽媽起床再做其他早餐食物來吃。能比小孩晚起半小時到一小時,這種久違的從容真是非常幸福的感覺啊!

#主婦小確幸

幾個月來一邊帶孩子一邊整理,終於越來越接近理想了,還得繼續努力。

家,就是孩子最適合成長的地方,最安全的遊樂場,也是最好的學校。

#外頭大雨稀里嘩啦

#雙寶家裡嘰哩呱啦